使用面積:81㎡
戶型:兩室
我們滁州東盛裝飾公司的獨立室內設計師,提倡設計不只是空間、結構的改造,更是生活方式的體現。認為理想的居所應守得住內心的繁華,容得下三五好友的喧鬧,簡單且美好。
擅長:提升功能與實用性,讓空間兼備顏值與溫情
改造前平面
房子是磚混結構,每一面墻都很厚,所以物業連一面墻也不允許動。
改造后平面
將餐廳的墻拉長,既擴大了餐廳面積,又多了一個玄關;按照屋主需求,去掉客廳原本的功能性;夫妻兩人都有了可以獨立使用的臥室及工作區域。
改造要點
玄關
延長墻面 改出獨立玄關
原本的戶型并沒有玄關,而是進門有一面柜子用來隔絕視線,但使得原本就狹小的入戶空間更加局促昏暗。
設計師將餐廳的墻拉長,一舉兩得,既解決了餐廳的難題,也爭取出來一處完整的玄關空間,放置了可以坐著換鞋的“鞋衣架”和儲物的鞋柜。
玄關另一側,圓形的銅鏡柔和了冷色的主色調,復古風格的柜子,既滿足了玄關的儲物需求,又在進門第一眼就透露出空間風格。
客廳
沒有會客需求 不要客廳
在委托設計之初,90后屋主夫婦就明確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方式:沒有會客需求,也不看電視,所以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“客廳”。
這個家中一大特色就是,屋主夫婦各有愛好,既能共處相伴,分享美好時光,又希望擁有各自獨立的精神角落。
于是客廳變成了女主人的琴房,陽臺則變成了男主人的書法空間。
以前餐廳旁的陽臺就是堆放雜物、放燃氣壁掛爐的地方。但我們滁州東盛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注意到,這里的窗景很好,于是把它設計成洗衣房和晾曬區的同時,也考慮到了“框景”與“借景”——將原本的窗戶縮小至剛好把景色框住又看不見雜物的大小,以拱窗的形式為客廳、餐廳帶來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。
鋼琴的另一側是專門為女主人設計的小提琴學習角。墻上的每一幅小畫,都是女主人喜歡的風格。線條簡約的護墻板為墻面增加了精致的細節,墻漆和護墻板的同色系深淺色的搭配,既有層次,也保證了立面的完整性。
小提琴老師會定期到家中上課,所以設計師挑選了兩把不同的椅子,一把留給老師,一把高一點的椅子留著女主人拉琴時坐,這樣兩人在上課時可以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。
黃銅椅子是設計師beigo chrom1975年設計的,是女主人非常喜歡的一把椅子。平日不練琴時,這里便是夫妻倆下班后小酌聊天的地方。
原本的陽臺擴充為客廳的一部分,搖椅伴著午后陽光,這一抹留白的空間成了家中的溫情角落。
餐廳
放大空間 只為放下更小的餐桌
原戶型中的餐廳是硬傷最大的地方——由于本身地面有高低差,加上狹小的就餐空間,放在臺階邊上的餐椅很容易跌落。
我們滁州東盛裝潢公司的設計師將原本2.2平方米的過道劃給了餐廳,延長了墻面和地面, 這樣一來,餐廳的空間變大,終于不再擁擠。而且由于兩人沒有會客需求,平日也是簡單的冷餐,所以只需要一張小桌子。于是,便有了如同歐洲街頭咖啡館一般、舒適又別致的二人餐廳。
廚房
窗景是最奢侈的設計
廚房全部改成透明玻璃隔斷,全封閉和開放式兩種模式隨意切換。因為廚房窗外是幾株花樹,所以設計師重新安排了操作臺面上的功能布局,讓洗碗池對向窗戶,邊賞景邊做家務,洗碗便不再是機械勞動。
主臥
是臥室也是精神世界
一般年輕人家的次臥都會按照客房或者兒童房等功能去設計,但屋主夫妻卻沒有延續一般臥室的“主次”關系,而是將兩個臥室當作兩人隨時需要獨處的個人空間。
夫妻兩人平時一起住在主臥,兩人想要各自工作或者獨處時,女主人則會去另一間臥室。
所以這間臥室風格更側重男主人,色調和家具選擇也更加濃郁中性,一張HAY的大書桌是男主人在家辦公的主要陣地。
選擇把床和衣柜錯開來放后,空間立刻變大了很多。
次臥
女主人的獨立空間
次臥便是女主人的小空間。比起主臥,次臥的配色更加輕快柔和。
書桌用了上墻置物系統的 String墻架,床體也選擇了簡潔高效的儲物床。
為女主人規劃了中古秘書柜的空間來梳妝,梳妝臺上掛了一個弧形鏡,將餐廳的掛畫映進臥室的鏡子,做一個對景的處理手法。簡潔線條的壁柜搭配復古家具也是相得益彰。
衛生間
“開放式”干濕分離
原本的盥洗臺和馬桶中間加了門十分擁擠,兩個人住也不需要那么多門,做到干濕分離就好。因此設計師將洗手臺放在最外、半墻隔開衛浴區,讓整個空間更寬闊。
不要客廳、不分主次臥室…
徹底治愈選擇困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
真實面對自己的需求
才是最根本的居住之道